jowa2023-06-14 22:00:57
当今新课改,提出了很多新名词,
诸如:大观念、大情境、大单元等
(相关资料图)
其实都源于一个问题:
学生要想“真正”理解一个知识,
是极其困难的!
(详见:《 “新课改"热词频出,其实都指向同一个问题 》)
在教学实践中,
由于各种原因(如考试测评的压力)
往往简化为 让学生记住某个特定的结论、
或者某种特定的方法、程序,
如:描点法画二次函数图像、F=ma、化学键、XX事件的意义等
那么,该如何促进知识的 真正理解呢?
王珏老师 在《理解“新课改”精神的钥匙 》一文中,画了下图:
这张图表达了“知识与思维”的关系、以及学习的基本原理:
知识(以“概念”为代表)本身是无法直接被理解的
知识的理解,必须要基于“感知/经验/体验”(可以概括为“情境”),
并开展恰当的“ 思维加工”,最后通过“抽象”
才能得出 知识(概念/原理/理论)!
思维加工的对象,是“感知/经验/体验/情境”
思维加工过程/方法,或者说 “专家思维方式/大观念”,是关键中的关键!
思维加工结果 才是“知识”。
——换言之,学生所学的,只是别人的加工结果,既非加工对象、更非加工过程,何谈“思维”真正发生?
真正的理解,必然是知识生成过程在学生脑中的某种“复演”。没有这种复演,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!
恰好,前几天我看到张华教授写的一篇论文:《 大观念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 》,从哲学“认识论”的角度,引用了康德的观点。
我画的图,倒是刚好和康德的论述比较吻合(那是相当荣幸 )! 以下将该文中康德的这段论述,转引如下(为便于阅读略有删节),供大家学习、参考: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康德写道: 我们的认识源自心灵的两个基本来源。其一是我们接受表象的能力(此即我们对印象的接受性);其二是我们通过这些表象认识客体的能力(此即概念的主动性)。
(王珏老师注:“表象”是指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。它来源于外部情境,但又是人脑内部所主观建构的。即使脱离了外部情境,“表象”仍然可“浮现在脑海中"。因此,可认为“情境”是外部环境,“表象”是脑对外部环境的内部反应。显然,脑在加工信息时,依赖的是内部“表象”!)
通过接受性,客体被给予我们;通过主动性,客体在与那被给予表象的联系中被思维(否则,表象就只是心灵的规定)。直观与概念因而构成我们所有认识的因素。因此,有概念而没有以某种方式与之对应的直观,或有直观而没有概念,均不能产生认识。
在认识过程中,直观或 感觉经验与概念须臾不可分离。我们的心灵不是反映客观世界,而是构造认识客体。此构造过程就是 客体之“表象”通过“概念”被思维。
康德进一步写道:让我们将我们心灵的接受性命名为 感性,此接受性即只要以某种方式被影响就能接受表象的能力。一方面,我们产生表象本身的能力,即我们认识的主动性,则可称为 理解。
(王珏老师注:上文中的“感性”与“理解”,在认知心理学被称为“知觉表象”和“回忆表象”,看上下文这里指的并非学科学习中所指的“概念理解”)
我们的直观就其本性而言永远只能是感性直观,即它包含我们被客体所影响的方式。另一方面, 理解即我们对 感性直观对象进行 思维的能力 。这两个特性哪一个都不比另一个更优越。无感性则无客体被给予我们;无理解则无客体被思维。
康德说:“思维即通过概念而认识。”他进而提出著名的认识论公式: 概念无经验则空,经验无概念则盲, 概念与经验的结合即理解。
在康德看来, 认识的本质是综合,即多样性的统一。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:感觉结合为知觉,发生于时空形式中,此为第一阶段;通过理解或知性概念,知觉结合为自然现实世界的经验,此为第二阶段 ;通过一般原理,经验判断结合为形而上学知识,康德将 一般原理称为 “观念”,此为第三阶段。 康德总结道: “一切人类认识,始于直觉,由此出发经由概念,成于观念。”
(王珏老师注:按照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,认知的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为:感觉-->知觉-->表象-->概念,按照知识管理理论,则为:概念-->原理-->理论。因此,按照上文中的描述,“观念”并非指“思维方式”,而是“原理”。康德的上段话,可以表示为:感觉-->知觉-->经验-->原理,与认知心理学研究比较接近)
在康德看来,概念具有 独立性, 不能通过分析经验事实而获得。概念又依赖经验事实 验证其合理性。
康德把认识过程中最重要、最根本的概念称为“范畴”。 “范畴”即理解或知性的“纯粹概念”,具有“先验性”。(先验性:人生下来就有—王珏注)
康德论证了四类范畴:量的范畴,包括统一、多数、总体;质的范畴,包括实在、否定、限制;关系范畴,包括实体与属性、原因与结果、交互作用;模态范畴,包括可能性、存在性、必然性。由这些范畴对感知经验进行综合统一,才能形成认识,认识才有可能。
康德认识论为现代科学奠定了哲学基础,现代科学发展也充分证明了康德的远见卓识及其认识论的真理性。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例,他不仅将其物理学研究自觉建立在康德哲学的基础之上,而且通过其卓越科学研究工作验证并发展了康德认识论。
爱因斯坦写道:“事实上,我相信甚至断言: 在我们思维和语言表达中所出现的概念,从逻辑上看,均是 思维的自由创造,它们 不能从感觉经验中归纳地得到。 ”
他认为康德的下列观点是正确的: “概念是思维的一种独立创造。” 真理是:知识不能从经验中独立产生,只能从理智发明与观察事实的比较中产生。”
总之,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基于规则的概念的自由游戏,并得到观察事实的验证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上文中说道:“概念是思维(基于表象)的自由创造”
既然是“自由创造”,也就意味着:
不同的人、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,是可以得到不同的“结论”的!
——因此,类似F=ma这样的公式、定理本身,并非“真理”,只是某种思维方式下所产生的“结论”——被验证有用的结论!
也因此,让学生了解、并亲身经历
专家所采用的“学科思维方法”,才是学习的关键!
因为思维方法,才是导致知识产生的核心要素!
但是,“学科思维 方法”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,
学生不大可能一上来就有,
因此必然离不开名师的指导和引导!
——大家想一想
为什么 “名师出高徒”,
这方面的因素是不是非常重要?
因此,王珏老师在这里,旗帜鲜明地提出:
所谓“真正理解”、“让思维真正发生”,
就必须让学生脑海中能够 “复演”知识的生成过程!
如果学生不具备此能力时, 老师的引导作用就非常关键!
这种 引导体现在两个方面:
1、创设适当的、便于观察、思考、发现的 “情境”
2、引导思考的方向、提供 思考的方法(学科思维方式)
本文内容部分来自王珏老师的讲稿 《从学习科学视角,解读新课标热词》,如您希望 获得本讲稿详细研究,请到本公众号首页,输入“ 新课改解读讲稿”。
若您希望将 《从学习科学视角,解读新课标热词》培训课程引入本单位,请到本公众号首页,输入“ 新课改解读培训”,了解联系方式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本公众号(学习科学与技术研究)提供全面、深度的学习科学研究、微课与PPT研究、以及其它实用技术研究文章!到公众号首页输入代码查看更多研究:
关键词: